基督教會【基督徒的心聲】|學會取捨是一種聰明的選擇 (有聲讀物)
浩然從城裡回到了山裡,他是村裡這麼多年唯一的大學生。十里八鄉說起浩然,都說這小子在城裡出息了。
回到山裡的浩然雖然外表風光,內心的苦楚卻只有他自己知道。城裡的生活壓力特別大,公司競爭又激烈。像浩然這種沒身份沒地位,什麼都要靠自己打拼的鄉下人,想在繁華的城裡立足,什麼都得靠自己爭取。有時一不留神,眼前的機會就讓別人搶走了。浩然努力拼搏了幾年,才有了今天的一點成就,而他卻早已累得疲憊不堪。家人看到浩然的成就既為他高興,又感到心疼,想幫他卻又無能為力。這一切爺爺都看在眼裡。
這天一大清早,爺爺就喊上浩然,讓浩然背上竹簍跟著他進山了。
一路上,爺爺讓浩然把看見的最好的、最美的東西都撿起來,放進竹簍。
可是,隨著撿的東西越來越多,浩然開始感到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。為了不讓沉重的竹簍變得更重,他開始只挑選些非常需要的或是必不可少的東西放進竹簍。他知道,在這樣的情況下,放棄,是必要的!
爬到半山腰的時候,竹簍已經裝了很多的東西,背起來也特別吃力。
爺爺看著浩然力不從心的樣子,就讓浩然從竹簍裡挑一些不重要的東西出來。
浩然做出一定的取捨後,和爺爺繼續往山上走去。
浩然按著爺爺的要求,依然看見好東西就撿起來,不知不覺中,竹簍又充實起來,越來越沉。爺爺再次讓浩然做了取捨。
一路上,浩然不斷地撿起又捨棄,到了山頂時已是筋疲力竭,當他徹底放下竹簍的瞬間,他感到了從未有過的輕松。
這時,爺爺走到身邊問浩然:「你明白什麼了?」
浩然感激地對爺爺說:「爺爺,我懂得了:人生,就是一場旅程,沿途總會有很多誘惑,一路走來我撿起很多的東西,但隨著竹簍越來越充實,身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。要想解脫,唯有學會取捨、學會放棄!」
浩然的認識固然是真實的人生經歷,但凸顯出的問題卻是捨誰取誰?很多人坎坎坷坷一路走來,最後都能悟出選擇與放棄的真諦,然而當我們處在實事中的時候,卻無從辨識什麼是我們當選擇、什麼是我們當放棄的,在取與捨之間,我們總是做不出正確的選擇。
很多時候我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、熱衷的東西,但這些東西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,反而我們因著追逐這些夢想,遺失了更多的美好。比如我們追求住高樓大廈,開豪華轎車,穿金戴銀,吃喝玩樂,享受人生;我們奮力拼搏,努力追求成為萬人矚目。也許最後我們成功了,可是當人生走到盡頭時,卻發現這些東西從來沒有屬於過我們。我們不禁要問:人生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難道只為追求這些物質享受嗎?此時很多人開始反思,當初是不是選擇錯了?可人生卻無法重來!
神的話說:「人在物質世界所得的名或利給了人暫時的滿足感,給了人一時的快慰,給了人心靈踏實的假象,讓人迷失了方向,所以,在茫茫人海中掙扎,渴求得到安息、得到安慰、得到心靈的寧靜的人被一層又一層的浪濤席捲著,當人還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、為何活著、將往何處去等等這些人最該明白的問題的時候,人便被名利引誘、迷惑、控制,一去不回頭,光陰似箭,日月如梭,在不經意間人就這樣送走了一生的黃金期。當人即將告別這個世界的時候,人逐步意識到這個世間的一切都與人漸行漸遠,人再也無力抓住任何一樣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,此時,人才真正地感覺到原來自己如呱呱墜地的嬰兒一樣依然一無所有。」(摘自《獨一無二的神自己 三》)
0 意見